同學初出茅廬,又一副藝術家樣,往往會吃憋。案主都是老江湖,他看你急於表現自己,就會殺價,或改來改去。

給他自己決定

我們開工作室,都希望案主選擇我們的風格。這樣最方便,不用準備太多。

可是,你如果只拿得出自己的風格,提案會失敗。

選項太多,人會不選。選項太少,人也不選。

自我風格(個性、脫俗、小眾),要是對方喜歡,就會非常喜歡。要是對方不懂,就完全行不通。

我們必須同時拿出「世俗之美」(或稱普遍、精緻、高雅)。

世俗和脫俗一比,案主會發覺,世俗之美沒有特色,甚至有點膩。

insider

我們還要同時拿出「低俗之美」(庶民、在地、豔麗)。

低俗和脫俗一比,案主會發覺,低俗之美太浮誇,格調低。

insider

脫俗、世俗、低俗,三種風格相比,對方才會覺得:還是脫俗一點好。

即便他不選脫俗,也能在世俗和低俗之間,找到自己所愛。

這樣,我們提案至少能通過一種。不會白跑一趟。

老闆都是什麼個性?

老闆能賺錢,大多保守刻苦,有些則交遊廣闊,只有少數是創新冒險。

1.個性保守,偏愛世俗之美、精緻、高雅。

2.個性海派,偏愛低俗之美、庶民、艷麗。

3.個性敢冒險,會選擇脫俗之美、個性、獨特。

他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雖然風格獨特不好推。如果案主願意欣賞,設計師會做得很賣力,成果往往物超所值。

個性之美做到極致,往往能兼顧大眾美感,也兼有底層庶民的力道。偏偏案主多半不欣賞。

如果案主就是要選世俗之美,或低俗之美,設計師也會做。但設計師就會斤斤計較,多做一點都覺得累。

老闆找我們做設計,他有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如果我們只推自己的風格,對方就會挑三檢四。這樣會反覆修改,拖很久。其他案子都不用作了。

提案人非常重要,要幫助案主釐清自己的喜好,又要引導對方接受設計師風格。

簡單講,要讓案主感覺自己決定一切,而不是我們說服他。

他就想整你,你能怎樣

設計藝術類科同學,包括我在內,了解藝術太多,所以明白個人風格很重要。

如果案主願意給設計師放手一搏。作品出來,真能改變一切。

這種作品,觀眾一方面讚嘆設計師的天才,一方面又讚嘆企業的品味與大方。

↓天野喜孝插畫,和最終遊戲畫面相比。遊戲中,女角胸大眼大又開朗。但天野筆下女人,既陰沈又沒胸。找他畫宣傳圖,還是為了格調。不然遊戲本身實在太宅。

Amano's work from Redbubble
square-enix

這才是品牌魅力:

不是處心積慮要推自己,而是願意當藝術家的後盾。

偏偏,案主不一定了解藝術。

案主懂產品,又賺到了錢,難免自傲。

有些老闆更看不慣年輕人有個性,就想整你。

待我回去請教藝術家

面對老闆自傲,我們就要假裝不懂。

提案時,假裝自己不是設計師,拿出三種風格給對方參考。

我們介紹時,心平氣和,不卑不亢,無欲無求。

我們推銷太過火,失了藝術家格調,對方也趁機殺價。我們不夠積極,又顯得冷淡、服務不周。

我們先準備三種風格,案主感覺服務到家,又不會感到強迫推銷。

對方至少也會選一個方向。我們胸有成竹,顯得自信穩重,對方自然也會信賴我們。

如果對方有什麼疑問,我們就說:待我回去請教藝術家。

他看你這麼尊重別人,他就喜歡你了。

還有,他覺得你的團隊人很多,也比較不敢欺負你。

江湖在走,禮貌要有。平時沒有,必要時有。

自己的隱私是秘密,他人的隱私是娛樂。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