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們啊,你們出社會已久,習慣虛與委蛇、逢場作戲。習慣,但討厭這樣,所以你們才喜歡韓國瑜不是嗎?(圖/三立新聞)

韓國瑜直率、自我、自信,這些特質,不正是年輕人的特質嗎?韓國瑜十七年不在職場,反而保存了他的年輕氣息。多麼諷刺。

我也看韓國瑜的影片:答詢王世堅、參選高雄市長說明自己絕非黑道、上博恩的節目秀英文和筋骨、年輕時偷看女同學小腿。老實說,直率得很可愛。若不是在選總統,我真的覺得無傷大雅。

我甚至覺得,多點像韓國瑜這樣活潑的大人,也蠻好的。可惜,敗選以後,他的感言,穩重成熟到一點也不像他。職場真的會磨練一個人,更別說是總統候選人這份工作。我尊敬他。

年輕人對他這些言行,深感厭惡。顯然,年輕人對長輩自有一把尺。韓國瑜的言行,已經超過尺度了。蔡英文一向謹慎,無法引發激情,但至少不會惹怒年輕人。

韓國瑜舉止像年輕人,長輩喜歡。蔡英文舉止像長輩,年輕人喜歡。多有趣。

只能說,人對「年輕」又愛又恨。長輩教訓年輕人,其實只是在哀悼自己逝去的青春。長輩渴望年輕而不可得,所以嫉妒年輕人,恨不得他們乖乖聽話。我已經不能揮霍青春了,所以你們也不可以。

青春,最誘惑人了,沒有什麼比得上。

長輩還說,年輕人不知人間疾苦才投蔡英文。絕非如此。

大學生,八成念私立,兩成念國立。而私校生,一半以上要靠學貸。在國立大學,只有一成不到的人要靠學貸。

念私立、靠學貸、勤打工、誤學業,大學生普遍如此。長輩批評年輕人不知人間疾苦,恐怕說不過去。

學生雖苦,「人民有錢」吸引不了他們。

長輩口中的兩岸紅利,即便真的有,也不會到年輕人身上。藍營清一色老面孔,年輕人又怎麼會相信錢下得來呢?

長輩說,蔡英文執政,台灣會更窮困,年輕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那不是很好嗎?既然長輩希望年輕人了解人間疾苦,那台灣更窮不就是個好機會嗎?

學費給校方、學貸給銀行、時間給老闆、學問給老師,年輕人什麼都給別人,還願意投票來吃苦,你說,台灣是不是很有希望呢?

說來說去,不是年輕人吃不了苦,而是長輩不想吃苦。

「人民有錢」吸引長輩。他們當中,好一點的,佔了高位;差一點的,靠微薄退休金過活,還得打零工。社會穩定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年輕人沒差,本來就很苦,變化大反而有利。

有人批評蔡英文販賣亡國感,欺騙年輕人,日後必起戰端。長輩總批評年輕人欠缺狼性,只想要小確幸。郭台銘批評尤甚。若真是如此,戰事一來,年輕人也不得不有狼性了。

長輩希望年輕人有狼性,那年輕人投給蔡英文惹惱中共,豈不顯得狼性十足?

另有一派人,消極無奈起來,覺得老一輩該放手了,反正年輕人已經選擇要當個「勇敢的台灣人」。你看看這說法,彷彿勇敢錯了。

年輕時,人總覺得「世界很糟我很好」。老了,人卻覺得「世界還是很糟,但我也沒那麼好」。

世界從來沒有好過,看見年輕人的自信自傲,我們才覺得好過一些。至少我是如此。

只要社會保守,少女會拒絕少年追求。她一生中,這時候權力最大。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