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不能說明更不能說教,要交給配角才行。配角可以是師父、好友、助手。《七龍珠》主角孫悟空,起初師父是龜仙人,接著是界王。後來悟空訓練兒子當起了師父,兒子變成主角。《火影忍者》主角鳴人,初期卡卡西當師父,後期則是自來也。

《幽遊白書》主角幽助,起初助理牡丹教他,中期是高手幻海,後期則是最強妖怪雷禪。

《福爾摩斯》助手華生,話比主角多。

還有比較新的作品《鬼滅之刃》,主角也很少提供背景資訊。背景幾乎都由師父,還有其他夥伴來提供。

amazon

《魔界》主角佛羅多,好友山姆經常鼓勵主角,而長輩甘道夫負責說教。

佛羅多:多希望這一切從沒發生過。
甘道夫:每個人都會這樣想,但我們不能決定命運,只能決定如何面對。

↑主角辛巴不說教。他身旁的猴子長老負責說。

請想像一下,路邊停了一台跑車。跑車裡,中年大叔和辣妹溫存。男主角,年約二十,從旁經過。請問,主角這時該說些什麼,才像主角呢?

如果主角說:「好帥的跑車呀!」這句話是廢話,觀眾難道看不出跑車很帥嗎?跑車很帥,主角又再重複一次,他會變成電視購物主持人。觀眾會感覺主角在跟觀眾說話,而不是處在自己世界中。

主角處在自己的世界,不知道觀眾在看他,所以他不會提到畫面中的東西。既然如此,主角該說些什麼呢?

他應該說:「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那樣就好了。」

主角只講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還有自己對自己的看法。總之,主角什麼都可以講,就是不能提到那台跑車。畫面中任何東西,主角都不應該提到。

相對地,傳統戲曲場地佈景有限。戲曲舞台上,背景都是由主角提供。這和螢幕完全不同!

主角唱背景,這是「舞台敘事」。主角不講背景,這才是「螢幕敘事」。

↑孫悟空出場時,自己唱完自己全部的身世,不勞他人。

歌仔戲《薛平貴與王寶釧》中,主角唱:

我身騎白馬走三關,
改換素衣回中原,
放下西涼無人管,
一心只想王寶釧。

你看,薛平貴也是自己唱完所有背景。

不管在舞台上,還是螢幕上,觀眾並不愛看背景。除非主角唱給觀眾聽。這就叫「詩化的語言」。

長江後浪推前浪,
英雄代出豪傑亡,
征衣戰馬干戈動,
烏飛兔走去匆匆。


赤壁依舊水流東,
靜觀世代誰稱王,
歷經幾番狂風浪,
是非成敗總是空。

在螢幕上,如果主角非要自己講背景,也只能用唱的,就像迪士尼那樣。相信你我都很熟悉。

再舉一個電影劇本例子:

餐桌上,中年男子、中年婦女、少女,三人用餐,但沒有交談,氣氛凝重。 隨後,少女來到另一間房。房內有明星海報和小說,窗台上還放了一只鳥籠,看得出這是她的閨房。

少女開窗,放走鳥。少女:「現在你是我們家最自由的了。」

少女不喜歡自己的家,她放走鳥,觀眾感覺更深刻。主角會講出自己的慾望。但是,主角不能直接說出來。那樣會很不自然,像舞台劇,卻不像電影。我們應該要多利用道具或場面。好比說《鐵達尼號》男主角傑克,他第一次站上船頭甲板,他既沒有說風好大,也沒有說海好大。他說什麼?

他說:「我是世界之王。」

這句話和船沒有關係,卻能表現傑克性格自傲自信,他就像所有年輕人一樣,感覺自己可以得到一切,但他並沒有直接說出來。這句話也表現出鐵達尼號當時的地位。

如果主角提到畫面中的東西,主角會像你請來的冷氣師傅。

師傅會為你說明你看到的一切,但你負責決定,你才是主角。觀眾尊敬師傅,但觀眾不覺得自己是師傅,觀眾覺得自己是主角,這就是觀眾心理。


#作業:解剖室裡,法醫和助理。解剖台上有一具屍體,缺了心臟。請問,什麼才是正確對白?

自己的隱私是秘密,他人的隱私是娛樂。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