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渴了就想喝水,餓了就想吃飯。這些想法,是短期動機。
我們想要出國留學就去練英文,我們想買房子就存錢。這些想法,是長期動機。

窮到沒錢才會一直看電視

媒體色情、媒體暴力,會不會助長現實中的色情、暴力?
有人說會,有人說不會。
有人說,如果某一位學者去研究媒體暴力,他當然會說媒體暴力教人去犯罪。
因為他靠這項研究吃飯嘛!那他當然要講得嚴重一點,不是嗎?
對啦,上世紀美國人研究電視暴力,他們發現,那些青少年罪犯看電視的時間也比較多。
電視看多了,就會去殺人放火。我們能這樣說嗎?

我們靠近一點來看看這些青少年。
他們之所以看電視看得多,是因為電視很便宜,打開就有得看,而且還在家裡不用出門。
打網球要不要錢?撈金魚要不要錢?更別說美國人流行騎馬,這都要錢。
這些青少年沒錢啊,只好看電視。
他們的家長沒時間陪他們,就丟給電視和阿嬤。
你也知道,有一種餓,叫做阿嬤覺得你餓。
電視看得多,阿嬤又溺愛,小孩子就會越來越自我。
他們為什麼犯罪?到底是家長沒陪伴,還是電視看太多?
這不太容易分得出來。
但我們至少可以說,家長還是影響比較大,電視只是「幫了一點忙」。
我們不去幫忙他們改善生活,卻怪罪媒體,是不是有點搞錯順序了?
給他們福利要花錢,罵媒體不用花錢,難怪大家罵得很起勁呢!

寧可要假人也不要真人

很多人都認為色情產業危害女權。
但我認為色情危害青少年更深。
青少年接觸太多色情,他就只要色情,不要真人。
既便是真人,也要符合色情影片的內容,他才要。

最新的研究比過去細膩得多。
媒體色情、媒體暴力不一定會助長現實中的犯罪。
但媒體還是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發展。
媒體的影響相當深遠,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這部《空氣人形》在2009上映。
故事講到,有一個充氣娃娃突然有了意識。
它偷偷探索這個世界,主人卻完全不知道。
最後,它決定要向主人現身。我們來看看這場對手戲。

主人表達得很清楚,觀眾都聽到了。

現在有非常多動漫作品,作者喜歡寫男主角突然遇到美少女。
美少女有很多種設定,有外星人、動物、機器人、魔法師,連殭屍都有。
男主角通常都很沒用,但是這些美少女還是愛得要死,而且還經常「不小心」裸露給男主角看。
我們都以為,這種故事物化女性,害青少年誤以為女生就應該這樣。
更糟糕的是,他以後就只愛虛擬女性,不愛真的女性,甚至厭惡真的女性。

大腦發展不可逆

我們平常渴了就想喝水,餓了就想吃飯。這些想法,是短期動機。
我們想要出國留學就去練英文,我們想買房子就存錢。這些想法,是長期動機。

短期動機和長期動機,分配在大腦不同區域。
小孩子只有短期動機,他喜歡玩,也比較沒耐心。
到了青春期,我們的長期動機才慢慢發展出來。
如果青春期沒有發展出長期動機,以後也不會再發展了。

媒體暴力、媒體色情,這些東西的聲光效果都很強烈。
青少年使用視覺和聽覺太多,會害他們過度發展短期動機。
這樣一來,青少年的長期動機就不會發展了。
青少年接觸太多電玩,他以後容易對現實缺乏興趣。

簡單講,就是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幹嘛。
大多數人,既便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嘛,多少還是會去探索。
有些人,他完全放棄探索,對社會完全沒興趣。
日本的「尼特族」就是這樣的狀況。
我想,玩玩電腦遊戲還是可以的,有所節制就行。

這部電影中的主人,他覺得和對方溝通是種麻煩。
社交能力就在放在我們大腦的長期動機區。
親密關係本就需要學習。就和練英文很像。
如果有人放棄學習,完全不要親密關係,那就表示他的長期動機發展得不好。
覺得很困難,和完全放棄,是兩回事。

這堂課你學到

#發展心理學/大腦發展階段/長期短期動機
#大眾傳播/媒體暴力研究之歷史
#媒介生態學/媒體就像雲霄飛車,我們身在其中無法自主。
#社會學/日本尼特族的心理動機

自己的隱私是秘密,他人的隱私是娛樂。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