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男主角,他希望對方可以不受階級限制,兩人平等對待。
愛情不就應該像是如此嗎?即便是封建社會,人還是嚮往平等的親密關係。


男主角放棄一切來找女主角。他承受很大壓力。
兩人同時入鏡,但鏡頭角度先以男主角為主。


男主角的背景是樹林,暗示他感覺受困。


男主角表白以後,心情放鬆,鏡頭角度也緩緩移到另一側,背景變成是天空。


導演秀出天空給觀眾看,就是要暗示觀眾,兩人終於要自由了。


女主角以含蓄的方式,表達對男主角的愛:這是少爺的命令嗎?


男主角已經放棄武士階級,女主角不必再遵守禮儀。
但是,她巧妙利用禮儀,來表達愛意。

這場戲,場面調度緩慢而有力,鏡頭以微微仰角拍攝,凸顯人物姿態。
日本大導演小津安二郎,他就經常這樣拍攝人物。
他希望能凸顯出小人物的偉大情操。
山田洋次的這場戲也頗有小津的味道。

故事中的男主角,他希望對方可以不受階級限制,兩人平等對待。
愛情不就應該像是如此嗎?即便是封建社會,人還是嚮往平等的親密關係。

目前,以華語為主的偶像劇,還是有很多這種階級不對等的戀愛故事。
故事不脫總裁與我、我與總裁這種套路。
華人觀眾對愛情,想法還是相當封建。
這種想法放到現實中,已經有點落伍了。
女性不一定期待男性像騎士一樣來拯救自己,反而希望兩人之間有話可聊,互相欣賞。
西方女主角大多勇敢追愛,除非是拍歷史劇,像是傲慢與偏見,她才會含蓄一點。


像剛才這部片的女主角就霸氣十足。
或者,女主角直接表現出小鹿亂撞的心情,我們來看看他們一來一往怎麼互動:

總之,要不含蓄、要不小鹿亂撞,再不然就霸氣四射。愛情片的女主角不外乎就這三種。
三種選一種來表現,不然觀眾會疑惑。

假如我們還是要拍總裁與我、我與總裁,至少也要學學人家日本人的手法。
好比說,男主角放棄職位、繼承權,就是要來和女主角在一起。
男女主角的台詞就可以學這場戲。

女:這也是總裁的計劃嗎?
男:對,沒錯,我一切都規畫好了。
女:如果是這樣,那我也只能照計畫執行了。

彼此對等才是愛情

不管是哪一種表現手法,男女主角都希望彼此對等。
人處在社會,就必須學習如何融入社會。
如果我們在外面要扮演某種角色,回到家又要滿足伴侶的期待,這樣不是很累嗎?
那位女教官,她身為長官,她不得不否認男主角。
她私下找男主角,她就放下她的社會角色,直接表達愛意。
這時候,她就不再是長官。

西方結婚誓言提到:不管富貴或貧窮,健康或生病,我都會愛你、忠於你。
這就表達出,社會角色和親密關係不太一樣。
兩人之所以親密,就是因為兩人都可以放下社會角色。
尤其是女生,她在外面要符合女性期待,已經夠累了。
如果回到家還不能放下女性角色,那她怎麼會覺得親密呢?

上個世紀,女性的思想和權利受到壓抑。
當時,阿德勒卻認為:男性在社會上有更多機會表達意見,也能賺錢。他回到家裡,不應該再表現出優越的姿態。他反而要刻意營造彼此對等的氣氛,才不會影響家庭關係。

可惜,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希望女生就要溫柔體貼又聽話。
即便女生打扮得很娘,也不表示她想要當男人的女僕。

這堂課,你學到

#長鏡頭/場面調度
#類型片/場面敘事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優越感妨礙親密關係

你說自己很積極,大家就叫你倒茶水。你說自己有效率,大家就叫你管事情。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