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有機會和別人分享價值觀。
價值觀都有關抽象事物:正義、道德、是非、忠誠、愛情、平等。
如果大家價值觀不一樣,總是會吵成一片。
即便價值觀一樣,大家討論到最後,會一起發現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差距。

好比說,我們討論得越透徹,越接近"愛情"的理想定義。
可是,我們可能也會發現自己的愛情並不理想。
這時候,我們反而會感覺到無能為力。
大眾,包括我們,對於社會問題,總是感覺到悲觀。
這種悲觀,來自我們的理性。
我們的理性促使我們創造出理想的概念。

概念越是理想,現實越顯得殘酷。

我最近在課堂上,和學生分享男女平權的問題。
有個女同學相當悲觀,她認同男女應該相互尊重,也反對男生騷擾服務生。
但是,她卻認為我們很難改變這件事情。

我們和大眾談論到任何理念,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
或許我們激發大眾去反思,但同時也激發大眾的無力感。
大家今天來修公關課,就是要了解這樣的現象。
我們要設法消除大眾的無力感。

大眾對社會問題感覺悲觀無力,但會捐小錢給慈善團體。

我們要給大眾出錢出力的機會,來消除大眾的無力感。
好比說冰桶挑戰,這活動就能引起大眾注意漸凍人。
或者,我們發起遊行,並向大眾募資。
很多遊行,都會替大家準備旗幟、服裝、小道具。
大眾可以捐錢資助這些東西,他自己也可以來參加。
這樣一來,他只要捐點小錢,就能感覺自己參與了社會運動。

其實,大多數社會問題都來自制度與法律。
不修法,我們無法解決社會問題。
可是,我們如果向大眾談到法律,大眾會沒有感覺。
我們只能多發揮公關創意,用活動集會來吸引大眾。
募款得到的錢,一方面拿來辦活動,一方面拿來遊說政黨。
或者,我們也可以資助適合的候選人。

候選人理念很高,專業夠強,但他不一定懂得吸引群眾。
他談理念,大眾感覺無力。
他談專業,大眾感覺疏離。
這樣他還選得上嗎?
這時候,我們這些公關人才就可以幫他一把。
你看柯文哲去玩一日雙塔,就知道公關效果有多好了。

公關專案發想


 #選擇某個價值向大眾推廣,並設計一套道具,以配合集會或遊行。

 

明知道觀眾討厭,卻還堅持微笑,這就是廣告。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