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與偏好不同。大眾認同努力的人,但大眾卻偏好幸運的人。
許多人站上舞台,都說自己很幸運,也很感謝身邊的人。彷彿他身邊的人才是英雄。
大多數人寧願相信:
別人比自己幸運,而不是別人比較努力。
自己努力多少,自己很清楚。
別人努力,我們沒辦法和他一同經歷。
我們無法完整看見他人的努力。
看不見就等於沒有,這是我們的盲點。
別人成功上台,我們很難完全接受。
這時候,他必須感謝朋友家人,或社會大眾,也就是我們。
如果他沒有說:「你們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就會不喜歡他。
同理,假如我們自己真的很努力,也不應該輕易講出來。
我們要盡可能裝得像幸運兒,比較容易吸引大眾。
我們說自己很努力,他人還可能誤會我們能力差,沒效率。
我們說自己很努力,別人也會感覺我們渴望他人認同。
這樣一來,反而顯得我們很自卑。
我建議大家,與其說自己努力,不如多說身邊的人如何幫助自己。
假使我都是獨自完成,沒有別人幫助。那我該怎麼說?
我可以感謝社會建立穩定安全的環境。
或者,我還可以感謝前人留下許多知識和方法。
比爾蓋茲就曾經感謝前人研究出電腦,他才有機會寫軟體賺錢。
曾經有美國學者觀察股市,他想知道所有上市公司二十年來的獲利如何。
他過濾出數十家企業,這些企業十多年來,股價雖然起起伏伏,但表現都超過平均值。
他訪問這些總經理或老闆,想知道他們都是怎麼樣的人。
他歸納出幾點:
1.這些企業都曾經經歷過低潮,但只有少數人離職。
2.員工都相當自動自發,主管也不權威。
3.主管都很資深,沒有找外面的人來當主管。
4.他們很信賴員工,員工才是英雄。
5.企業的規模都不是業界最大,但是獲利(毛利率)卻是最佳。
6.最重要的是,這些企業主都覺得自己很幸運。即便在私底下,他們也常這樣說。
這位學者指出:
幸運很可能是個人特質,而不是當下的處境。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自認為幸運,就真的會越來越幸運,即便過程艱辛。
還有一項重點,企業如果不要盲目拚第一,主管和員工更融洽,獲利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