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週,我們談到成功來自眾人幫忙。我們應該多感謝社會及他人,而不是強調自己。
這一週,我們要進一步來談論,成功到底是什麼?

目前,社會氣氛鼓吹大家追求事業成功,並且用錢來衡量成功。
成為有錢人,已經是大多數人的信仰。

「追求成功」這種信仰,用意在於隱瞞社會不公平,並忽視個別差異。

我們一起來看看,對於社會,人類有甚麼樣的價值觀:

右派:財富來自努力,必須維護制度。
左派:財富和努力無關,和制度有關,必須改變制度。
事實:制度確實會創造既得利益者。制度不變,財富不會流動。

右派:如果有人考得好,有人考不好,那是正常的。只要考試公平就好。
左派:有人考得好是因為家裡有錢給他補習。只有考試公平是不夠的。
事實:國立大學學生,他們的家境普遍比私校學生好。顯然,公平考試也無法改變階級。

右派:如果大家不生小孩,那我們就獎勵生育。
左派:社會對女性不夠友善,她們才不生小孩。提升女權才是重點。
事實:女性普遍受教育,她們自然會嚮往更平等的兩性關係。
在某些國家,女性學歷越高、收入越多,她反而生得更多,因為男女平權。

女生如果不受教育也不工作,她不會知道自己受壓迫。
她就只會生小孩,也不反抗。自然不會有少子問題。
女生受教育,也出外工作,她很容易察覺社會對女性不友善。
目前,我們男女做家事的比例還是不平衡。
很多男生從小就只看到爸爸出去工作,回來就放鬆。
很多媽媽工作回來,還是要做家事。一點也不放鬆。
小男生自然而然會認為男人不必做家事,女人要做。

我曾經問朋友的九歲女兒:妳以後要不要結婚啊?像爸爸媽媽一樣。
她:我不要。
我:為什麼?
她:我才不要被人使喚。

你看看,連九歲小女孩都感覺男女不平等,她怎麼可能會想結婚生小孩。

我之所以來到這裡教大家,教公關。是因為我也嚮往平等、互信的社會。
以我個人的力量,要扭轉社會不平等的現況,是遠遠不夠的。
我希望大家一起來幫助這社會,也幫助自己。
從現在起,你可以鼓勵身邊的青少年多做點家務。
此外,你個人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努力,而是要尋求他人協助。
理想的人生藍圖是:

適當的努力,加上前輩提拔,成功來得順利。而自己也提攜後進。

前輩提拔,指的就是要善用制度。
而我所謂的成功,不是指勝過別人,贏得第一。
我指的是:

工作感覺有成就感,人際關係和諧,家人之間親密。

這堂課,你學到:


#政治光譜
#意識形態
#左右派
#女權如何影響生育率
#制度如何影響財富
#制度的流程與結果同樣重要

 

我問她,幹嘛講話要嗲嗲的,不累嗎?她說,我要拒絕太多男生了,這樣他們才不會在背後罵我。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