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擔任導演。理念、立場、價值、故事,都來自宮崎駿。鈴木敏夫擔任製作人。

鈴木作為製作人,他並沒有直接參與任何製作,他不是動畫師。他負責理解宮崎駿,並且向所有人詢問意見。他也負責對外提案,說明作品理念。他們的組合,保留了保守組織的優點,又避免了保守組織的缺點。你可能想不到,最有效率的政府,正是威權政府。保守的體系之所以會越來越腐敗,就是因為少了鈴木這樣的角色。

清朝大力執行奏摺制度,就是為了改良封建王朝的缺點。大小官員有事沒事,都必須向皇帝報告事情。連單純向皇上問好也行。長期下來,皇帝從奏摺裡,認識官員的品性,掌握朝廷派系,偶而再派親信去現場查看,事實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鈴木在工作室上下走動,他沒有事必躬親,但是他事必詢問。這邊問一問,那邊問一問,老的問一問,年輕的問一問。他幫助固執的宮崎駿保持一點彈性。沒有他,工作室早就垮了。

吉卜力工作室,在管理方面,偏向右派。全員貫徹宮崎駿的理念。但是,宮崎駿的作品,理念偏左,反戰、反暴力、反色情。不過,他反對小孩頂嘴,所以主角都相當有禮貌,這一點又相當保守。宮崎駿希望社會進步往左走,但是他希望維持保守的人際關係,也就是家族、師生、師徒。他的作品和一般日本動漫差很多。

社會進步太快,大眾也會覺得不安。宮崎駿的理念,既可以保留傳統社會的安全感,又能推動社會緩緩走向進步。可說是亞洲社會的最佳解答。

社會進步太快,很多前輩,不管男女,都覺得自己失去傳統權威,感覺到不安。年輕人不尊敬他們,他們也不願意鞭策他們。年輕人沒有人指導,感覺不到方向感,只能反覆出國去「找自己」。

星際大戰中,絕地武士的師徒制,還是很多人讚賞。嚴格的師父,真的不好嗎?我們只要幫助嚴格的師父多懂得表達愛,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不需要去打破師徒關係。

一般日本動漫,表現暴力,物化女性,思想極端保守右派。可是,主角和長輩相處,通常都沒大沒小,感覺又像左派。我的看法是,日本動漫想借用主角來說服小朋友接受右派思想。主角沒大沒小,在人格方面容易吸引青少年。等到小朋友認同主角人格以後,主角為了勝利不計代價,青少年也會接受。工作狂人格,就從這裡發展出來。青少年長大後,會為了贏過別人,過度努力,犧牲家庭與健康。一家人再度陷入貧窮之中。

動漫主角過度努力以後,夥伴最後都會讚賞。但現實卻不是如此。如果我們過度努力,犧牲家庭時間,親子關係就永遠也回不來了。

宮崎駿就非常反對主角為了勝利不計代價。宮崎駿曾問:為何主角不去質疑戰鬥的意義呢?

極右派非常崇尚商業,不希望政府干涉商業行為,反正企業賺到錢也會繳稅,政府又何必管那麼多。日本動漫過度表現暴力與色情,確實賺到不少錢。日本政府也抽到不少稅。這就是所謂的罪惡稅。比較起來,宮崎駿真的相當克制,不會為金錢所迷惑。也因此,他早期吸引很多女性動畫師來幫他。即便他沒辦法長期雇用她們。工作室穩定以後,他可以長期雇用這些女性。這時,他為了女員工的需要,蓋了幼稚園在工作室附近。難怪吉卜力工作室的公共關係這麼好。

自己的隱私是秘密,他人的隱私是娛樂。

家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