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愛情片,導演要拍愛情的理想狀況。什麼是愛情的理想狀況?你愛我,我也愛你。彼此相愛,就是愛情的理想狀況。

如果我愛你,但是你愛他,那我就是愛情的配角,不是主角。男主角努力奮鬥,最後追到女主角。這是勵志片不是愛情片。

如果我們要當製片,第一步就要弄清楚我們到底在拍什麼片?類型片?藝術片?紀錄片?不同片子,要求不同。

兩人相愛,但世界反對。這就是愛情。如果兩人不私奔,卻努力爭取世界支持,那就變成勵志片了。

在愛情片中,愛情就是最重要的,其餘的都不重要。同樣的,如果我們拍攝宮廷鬥爭劇,那權力就是最重要的。主角必須為了權力,捨棄親情、友情、愛情。

類型片就是如此,劇情必須以某件事物為核心。不然,就會變成藝術片。觀眾看藝術片,要自己尋找主題,導演不一定會明白表現出來。類型片,也就是商業電影,主軸必須明確,不能像藝術片那樣模糊。

除了「兩人相愛,世界反對」,愛情片還有另外一種拍法:「我想愛誰就可以愛誰。」

女主角可以先愛作家,再愛選手,又愛歌手。重點是,這些人都是帥哥,只是一個浪漫、一個溫柔、一個狂野,各有特色。最後她再來回頭來愛作家,兩個前男友還來祝福。前男友還會說:從此以後,我再沒有快樂起來的理由。

一、兩人相愛,世界反對;二、我想愛誰就可以愛誰。兩種套路都可以,我們選一種就好。

所謂的世界反對,設定有很多種。比如說,兩人種族不同不能相愛。人類與機器人不能相愛。貴族與平民不能相愛。兩人之間有殺父之仇,不能相愛。

愛情片的主軸是愛情。現實不允許他們相愛,但他們千萬不能去改變現實,而是要逃避現實。如果他們去改變現實,那就變成是科幻、動作、古裝、武俠,而不是愛情。

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在自己的愛情裡,我們都是導演,也是主角。我們有時候把自己的愛情拍成了勵志片,自己還不知道。

我結婚了,妳只能當小三。不過,我現在有女兒了,妳只能當小四。我還有個兒子。妳這麼進步,應該不會排斥姊弟戀。我只是怕我兒子會排斥。

家緯